“图纸一打开,满屏线管像蜘蛛网,量完一根眼睛就花了。

”——干过预算的,秒懂这种崩溃。
别急着关电脑,其实90%的加班,只是没把CAD快速看图里的“连续测量”玩明白。
点两下,拉条线,整段回路长度直接蹦进表格,连弯头都给你算进去。
第一次用,我愣了五分钟:原来以前熬夜都是白熬。
先说线。
BVR软线贵一点,但拐弯穿管不费劲,省下的工钱能把差价补回来;BYJ耐高温,夏天配电箱里40℃也不发软;要是做学校、医院,直接上WDZ低烟无卤,验收时消防一句“燃烧无毒”就能过。
铜芯铝芯别纠结,家用小截面全铜,大工程才上铝省钱,记住这句口诀:铜小铝大,钱包不炸。
再聊管。
吊顶里看见KBG扣压管,咔哒一声就锁死,比JDG少拧一堆螺丝;埋地就用PVC重型,胶合剂一刷,水泥灌上去也不扁。
金属软管留给风机、水泵,晃来晃去不掉链子。
新出的MPP管,工地师傅管它叫“塑料钢管”,挖沟机碾过去都不裂,地铁项目都在偷摸换它。
算量才是灵魂。
老办法拿卷尺比着图量,一根回路来回跑三次,眼一花就错。
现在用CAD快速看图的连续测量,按住Ctrl选起点,沿着回路一路点,软件自动扣掉弯头延长量,表格直接生成,连Excel都不用开。
上周帮朋友算一栋别墅,十分钟出结果,他请我喝奶茶,我说:奶茶免了,教我怎么用BIM联动模型,下次直接三维里点管线,工程量秒出,连变更都能实时刷新。
有人担心算不准?
记住三个小尾巴:1.软件默认扣1.5%的弯曲系数,实际施工有差异,手调±0.3%;2.插座回路预留0.3m进盒,灯头线多留0.5m,别省这点;3.遇到桥架翻弯,先量平面再乘1.2,老师傅教的土办法,误差从没超过半米。
最后掏句私货:预算做得快,不如做得巧。
把常用线管规格建个模板,下次新项目直接套,十分钟能省两小时。
省下来的时间,去现场盯工人别把JDG拧反了,比熬夜对量更管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