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这位女士的遭遇,看完能气到攥拳头!手机掉海水里,找维修店修,先是花300元烘干,接着说主板坏了加1000元,然后又说屏幕得换再掏420元,前前后后花了1720元,结果手机还是重启。转头去别家店一查,主板根本没修过,原装屏幕还被换成了旧款的!这哪是修手机,分明是“抢钱”!今天咱就扒扒这事儿里的猫腻、法律说法,还有网友的怒火。
一、修手机变“连环坑”!店家这操作,涉嫌违法
先把店家的操作说清楚,每一步都透着不对劲:
第一步,“先收烘干费,拆机再爆新问题”。女子一开始只同意花300元烘干,结果拆机后店家说“主板坏了”,不修就开不了机。这明显是先把人“套进来”,再用“不修就白花钱”的心理逼女子加钱——这可不是“正常维修”,是故意隐瞒手机真实状况,诱导消费。
第二步,“主板没修却收钱,原装屏幕被掉包”。别家店查出,主板根本没有维修痕迹,等于1000元白花了;更气人的是,女子的苹果15 Pro原装屏,被换成了苹果13的旧屏,自己原来的好屏幕还被店家卖了!这就不只是“坑钱”了,而是擅自处置别人的财产,侵犯了财产所有权。
从法律上讲,这事儿也站不住脚:
根据《价格法》第14条,经营者不能用“虚假情况”诱骗消费者交易。店家说“主板坏了”“屏幕坏了”,结果根本没这回事,明显是用虚假信息骗钱,侵犯了女子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要是店家真的私自拆走听筒、换走原装屏,还把旧屏卖掉,根据《民法典》,女子对手机零件有合法所有权,店家必须返还,要是还不了,就得按市场价赔偿(苹果15 Pro原装屏至少值一千多)。
现在女子报警没立案,找了市监部门,虽然还没结果,但只要能拿出证据(比如两家店的维修记录、聊天记录、付款凭证),店家肯定得承担责任——至少得退钱、赔偿屏幕钱。
二、网友炸锅了!有人骂“黑店该罚”,有人晒同款坑
这事儿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了,全是感同身受的吐槽和愤怒:
第一波:骂店家“黑心”,呼吁重罚
“这店也太嚣张了!没修的敢收钱,还敢换零件卖,必须吊销执照!”“明显是惯犯,专坑不懂手机的人,市监部门得好好查,说不定还有更多受害者!”网友最气的是店家的“理直气壮”——被发现了还说“当时你不核对”“找鉴定报告”,完全没把消费者当回事。
第二波:晒自己的“修机坑”,提醒大家避坑
“我之前修电脑,店家说硬盘坏了要换,花了800元,后来才知道硬盘是好的,就是系统问题!”“上次手机换电池,店家说‘电池和主板绑定’,逼我一起换,后来查了根本没这回事!”不少人都遇到过“修着修着冒出新问题”“越修越贵”的情况,可见这种“连环坑”不是个例。
还有网友一针见血:“这些黑店就吃准了大家‘已经花了钱,不想白扔’的心理,一步步加钱,咱们得硬气点,发现不对立刻止损!”
三、修手机别当“冤大头”!记住3个避坑招
三亚女子的经历,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修手机、电脑这种电子产品,千万别“听店家一面之词”,记住这3个办法,能少走很多弯路:
1. 先问“一次性报价”,别被“后续加钱”套住
找维修店时,先明确说:“我手机现在的问题是XX,你算一下所有维修费用,能不能一次性报清楚?后续会不会有额外费用?”如果店家说“先拆开看看,说不定还有别的问题”,果断换一家——正经店家能根据故障大致估价,不会用“拆了再说”套路你。
2. 维修过程要“盯紧”,关键零件留证据
如果手机还能开机,先把重要数据备份好;拆机前,让店家把手机外观、序列号、原装零件(比如屏幕、电池)的情况拍照片,你自己也拍一份;要是店家说“要换零件”,让他把旧零件给你带走——像三亚女子那样,要是当时把原装屏拿回来,也不会被掉包。
3. 认准“正规渠道”,小作坊别碰
尽量找品牌官方售后(比如苹果直营店、华为服务中心),虽然可能贵一点,但不会坑人;要是找第三方店,先看有没有营业执照,网上搜搜评价,别找那种“门头小、没名字”的夫妻店——很多黑店就藏在这种地方。
最后想说:修手机花的是钱,不是“智商税”。遇到店家玩套路,别想着“算了认栽”,像三亚女子那样,找别家店出鉴定报告、找市监部门举报,该维权就维权。只有大家都不纵容这种黑店,才能让“修手机不被坑”变成常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