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手机电池最大容量低于80%,就意味着你可能需要换一块新的电池。一般电池是靠一种特殊双面胶带固定在手机里,拆的时候可能需要费不少力才能把电池从手机上拆下来。
那有没有一种既要粘得牢又好拆的粘胶技术?
我们本期就来讲讲这种技术:电诱导失粘胶带技术。
这种技术被首次应用在iPhone16的电池固定上。根据苹果官方的技术支持文档显示,只要将9伏电池的正极接到手机电池上的银色拉带,负极接到底部扬声器上的接地螺丝,保持连接1分30秒后便可轻松将电池整体拆卸。

文档中还提示,可使用更高的电压(30伏以内)来加快电池拆卸的时间。可以看出,电池拆卸的过程中,并未使用到专业工具或特定的化学溶液,也无需用力拉扯,而且拆卸时间还短。这一切都是因为电池使用了这种电诱导失粘胶带来进行固定。
那这种胶带是怎么实现通电失粘的?又是什么原因促使苹果公司要在iPhone16上使用这种胶带技术?要想了解这些原因,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目前胶带主要使用的失粘技术。胶带失粘的本质上就是让胶的粘接失效,或者粘接力大幅下降。
基于这个本质,目前的失粘技术主要有加热,电磁感应,激光,UV光照,解胶剂,以及形变。很显然,通过升高温度来拆卸电池很不合适。因为电池遇高温会有爆炸的风险,而UV光和激光都有无法穿透电池抵达胶粘剂层,解胶剂则可能会腐蚀手机里的元器件。所以这种通过拉伸产生形变的易拉胶带,是目前使用最广的一种固定手机电池的产品。
但iPhone16为什么还要引入电诱导失粘胶带这种技术?这又不得不提到这两条欧盟在2023年发布法规了。这是欧盟对智能手机、非智能手机、无绳电话,平板电脑的生态设计要求提出的法规。这是欧盟对电池和废电池提出的法规。这两条法规都对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电池更换做出规定。更换电池的过程应通过无需工具或随设备或零件附带的工具或市场上的基础工具来完成。更换过程应在使用环境中,并可由非专业人员操作。
由此可看出,之所以iPhone16上要使用电诱导失粘胶带技术来固定电池,可以理解为应对新法规的一种尝试。因为16 Pro和Pro Max依然还在使用易拉胶带。
那么电诱导失粘胶带又是如何工作的?根据《先进材料》期刊上的这篇研究文章得知,它们通过光谱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电诱导失粘胶带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了两种失粘机制:阴极失粘和阳极失粘。
·阴极失粘是一种电化学还原反应,通过电离的离子与胶粘剂的分子主链发生反应,削弱胶粘剂与基材的粘附,而这中间产生的氢气也会引发界面的机械应力,进一步促进失粘。
·阳极失粘是一种氧化反应,在正极界面通电使铝基材生成铝离子,进入胶层发生氧化,致使胶粘剂与基材间的附着层失去支撑,实现快速失粘。
从拆解的过程来看,通过电源正负极的交替使用和胶带的基材,可以明显看出iPhone使用的是阳极失粘的方式。相比起易拉胶带,电诱导失粘胶带技术会更轻松快捷的完成电池的拆卸。但这种胶带iPhone会不会在未来的机型继续使用?其他手机厂商会不会跟进使用?未来还会不会有更好的技术来应对越来越严苛的法规?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