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处理系统中,反渗透膜(RO膜)可谓是核心中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关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效与产水品质。就像人体的肾脏一样,反渗透膜承担着过滤水中杂质、盐分等有害物质的重任,为我们提供洁净的水源。
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 版》中,并未明确规定反渗透膜的更换年限,因为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难以给出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
01
哪些情况需要更换反渗透膜?
图片来源:《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
1
透析用水处理设备的产水水质下降,脱盐率降至95%以下,清洗无效
反渗透膜的主要功能之一便是脱盐,正常情况下,其脱盐率相当高。一旦产水水质变差,脱盐率下降至95%以下,并且通过清洗等常规维护手段都无法恢复其性能时,这就表明反渗透膜可能已经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或损坏,无法再有效履行脱盐职责,此时就需要考虑更换新的反渗透膜了,否则会影响透析用水的纯度。
2
产水量不能满足需要,清洗无效,排除其他可纠正因素
随着反渗透膜的使用,其内部的微孔可能会逐渐被杂质堵塞,从而导致产水量逐渐减少。当产水量无法满足实际用水需求,并且经过全面清洗以及排除诸如水压不足、管道泄漏等其他可纠正因素后,产水量依然没有明显提升,那就说明反渗透膜的通量已经大幅下降,难以满足众多患者的透析治疗,更换反渗透膜便成了必要之举。
3
反渗透组件损坏(破膜、膜脱落、压密、被氧化)
反渗透膜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组件损坏的情况。破膜会使原水未经充分过滤就直接混入产水中,严重影响透析水质;膜脱落则会导致反渗透膜的有效过滤面积减小,进而影响产水量和水质;压密会使膜的结构发生变化,降低其过滤性能;而被氧化则可能会破坏膜的材质,使其失去应有的分离功能。一旦出现这些损坏情况,反渗透膜就无法正常工作,必须及时更换。若预处理环节的活性炭过滤器失效,水中余氯去除不彻底,就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氧化损坏,影响透析用水安全,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02
影响反渗透膜使用寿命的其他因素
水质
水质是决定反渗透膜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原水中含有大量的铁锈、沙粒、氯、重金属等污染物,反渗透膜的负担就会大大加重,其寿命也会相应缩短。在血透领域,若原水硬度较高,且预处理软化不充分,会导致膜表面结垢速度加快,可能使反渗透膜的更换周期缩短。
使用频率
频繁使用的水处理设备,其反渗透膜更容易积累污垢和污染物。血透中心的水处理设备通常运行频率较高,每天都要为多名患者提供透析用水,反渗透膜的工作强度大,损耗更快。
维护和清洗
定期科学清洗维护是延长反渗透膜寿命的重要措施。通过反向冲洗和化学清洗可除污垢、杂质和微生物,恢复性能。血透领域按规范保养更关键,良好习惯能延长膜寿命。许多专业的血透中心都制定了详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和检查,确保其稳定运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