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知数码资讯网

一个快速了解最新数码资讯的网站。
  1. 首页
  2. 最新资讯
  3. 正文

苹果手机还安全吗?监听实锤背后,隐私与便利的天平如何倾斜?

2025年6月9日 0条评论

“刚聊完火锅,手机就推荐餐厅;提到健身计划,购物App立刻弹出器材广告”——这种“巧合”是否让你细思极恐?2025年初,苹果因Siri“偷录用户对话”支付7亿天价和解金,却仅给用户每人最高100元赔偿。这场风波背后,iPhone的安全性是否依然可靠?监听是否真实存在?一文揭开真相!

一、监听争议实锤:Siri的“误触发”与7亿和解案

Siri

2025年1月,苹果以9500万美元(约7亿人民币)和解一起长达5年的集体诉讼。事件核心直指Siri语音助手:指控称,苹果在用户未主动唤醒Siri的情况下,秘密录制私人对话,并将录音用于定向广告推送。例如,用户谈论某品牌后,相关广告随即出现,引发“监听”质疑。

尽管苹果始终否认存在“监听行为”,但2019年《卫报》已曝光其外包承包商曾接触敏感录音(如医患对话、商业机密),迫使苹果暂停录音功能并承诺改进隐私设置。此次和解协议覆盖2014-2024年间购买Siri设备的用户,每人每设备最高获赔20美元(约146元),但实际分摊后可能不足百元。

争议焦点:

技术漏洞:Siri可能因抬腕动作、背景噪音等“误触发”,导致录音未被察觉。法律博弈:若诉讼继续,苹果或面临15亿美元罚款,但律师认为用户举证“误触发录音”难度极高,和解成最优解。

二、iPhone安全性:依然领先,但非无懈可击

尽管陷入监听风波,苹果在手机安全领域仍处于第一梯队:

设备端处理:Face ID、健康数据等敏感信息本地存储,iMessage默认端到端加密,减少云端泄露风险。更新与审核:iOS统一推送安全补丁(如iPhone XR仍支持2025年更新),App Store严控应用权限,隐私标签强制披露数据收集行为。生物识别:Face ID与安全芯片深度绑定,反钓鱼防护、锁定模式等防御功能集成度高。

但隐患犹存:

元数据暴露:iMessage虽加密内容,但通话时间、联系人等元数据默认存储于iCloud,需手动开启“高级数据保护”才加密。封闭性风险:系统非开源,用户依赖苹果承诺,独立安全审计受限。

三、用户如何自保?5招筑牢隐私防线

关闭非必要权限:前往“设置-Siri与搜索”,禁用“允许锁定时使用Siri”,减少误触发风险。关闭“共享Siri录音”选项,限制数据用途。强化账户安全:启用Apple ID双重认证,定期更换复杂密码。开启“查找我的iPhone”及“被盗设备保护”,远程锁定或擦除数据。警惕网络钓鱼:慎点陌生链接,警惕伪装成苹果客服的诈骗电话或短信,拒绝共享验证。优化隐私设置:关闭锁屏通知预览,防止敏感信息外泄。使用VPN加密公共Wi-Fi流量,避免中间人攻击。定期审查数据:访问苹果隐私报告(设置-隐私-APP隐私报告),监控应用行为。

四、未来展望:隐私与便利的终极博弈

苹果的监听风波绝非个案,谷歌等巨头亦面临类似诉讼。这场争议揭示了两大趋势:

技术伦理:AI语音助手需更透明化,用户应拥有数据控制权,而非被动接受“算法推荐”。法律完善:数据隐私法尚处“发展中”,需明确企业责任与用户权益边界。

结语iPhone仍是安全性与便利性平衡的标杆,但绝非“绝对安全”。用户需清醒认知:科技便利的背后,隐私保护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攻防战。唯有主动设防、保持警惕,方能在数字时代守住自己的“声音”。

互动话题:你会因监听事件放弃苹果手机吗?评论区分享你的选择!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5年6月9日

数码资讯网主编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COPYRIGHT © 2024 快知数码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

蜀ICP备20240999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