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TMT2025 年 5 月 8 日讯)今日要点:华为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淘宝天猫与小红书进一步开放融合;苹果成本将因关税增加 9 亿美元;美国寻求谷歌出售其两项广告业务;OpenAI 放弃转变为营利性公司;TikTok 宣布在芬兰开设办事处;AMD 计划扩大产品阵容应对新的口管制措施。
华为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 5 月 8 日举行。华为终端 BG 平板与 PC 产品线总裁朱懂东介绍,鸿蒙电脑搭载 HarmonyOS 5,从内核开始重构操作系统,包括鸿蒙体验、鸿蒙生态、鸿蒙底座三大方面。鸿蒙电脑应用开发持续加速,TOP 150+ 专属电脑生态应用加速适配,300+ 融合生态应用已完成适配,2000+ 融合生态应用加速适配。另外,鸿蒙电脑已支持 1000+ 款外部设备连接。除了面向消费者,鸿蒙电脑还将提供企业级解决方案。鸿蒙电脑将于 5 月 19 日正式发布,华为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
淘宝天猫与小红书进一步开放融合
淘宝天猫与小红书签订战略合作,打造 " 红猫计划 ",宣布双方进一步开放融合。品牌商家不仅可观测从种草到转化的全链路投放效果,提升投放效率,淘宝天猫也将加大投入,为商家种草笔记进行加热、投流,提升消费互动。同时,双方首次打开效果广告链路,共同新增笔记下方 " 广告挂链 " 功能,对于前期加入试点的品牌来说,在小红书的投放内容可直接跳转至淘宝天猫。
苹果成本将因关税增加 9 亿美元
苹果公司首次透露了美国关税对该公司的业绩影响。库克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 当前的全球关税税率如果在本季度剩余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不增加新的关税,这种情况下,我们预计将导致苹果在截至 6 月底的季度中,成本增加 9 亿美元。" 新款 iPhone 可能很快就会涨价。截至目前,该公司都选择自行消化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所带来的额外成本,但这种做法不太可能长期持续。
苹果考虑改为一年发布两次新品
苹果 ( Apple ) 考虑改为一年发布两次新品。从 2026 年起,苹果或将把 iPhone 的发布时间错开,形成秋季和春季交替发布的模式,价格更高的机型将率先推出。若如此,到 2026 年只有旗舰版的 Pro 系列机型会推出,但苹果也有可能会同时推出其首款折叠屏 iPhone;基础款 iPhone 18 或推迟到 2027 年春季发布。自 2019 年的 iPhone 11 Pro 以来,苹果一直是将 Pro 版与普通版机型在秋季发布会一同发布。偶尔会伴随着产品周期中期的更新,或者零星推出一款 iPhone SE。
苹果考虑浏览器添加 AI 搜索挑战谷歌主导地位
苹果 ( Apple ) 考虑在浏览器中添加 AI 搜索,此举势将挑战谷歌 ( Google ) 主导地位。苹果正在 " 积极研究 " 重塑其设备上的 Safari 网络浏览器,以专注于 AI 驱动的搜索服务,此举主要是考虑到与谷歌的合作可能终止以及更广泛的行业变化。苹果高级副总裁 Eddy Cue 周三在美国司法部对 Alphabet 的诉讼中作证时披露了这一信息。这起诉讼的核心是苹果和谷歌之间每年约 200 亿美元的交易,这让谷歌成为苹果设备自带浏览器中的默认搜索引擎。受此消息影响,谷歌 A 类股周三收跌 7.26%。
美国寻求谷歌出售其两项广告业务
美国司法部在一份法庭文件中表示,谷歌应该出售其两项广告业务,以解决反垄断方面的问题。此前,一名联邦法官于上个月裁定,谷歌在广告领域形成了垄断,该裁决可能会颠覆这家科技巨头的核心业务部门之一。一份标注日期为 5 月 5 日的法庭文件援引 4 月 17 日发布的法庭意见称,谷歌非法获取并维持了在广告交易市场中的垄断地位,这损害了竞争。在 5 月 5 日的一份法庭文件中,谷歌表示,在本案中,资产剥离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在技术上也是不可行的。
谷歌发布 Gemini 2.5 Pro"I/O" 模型
谷歌 DeepMind 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发布 Gemini 2.5 Pro "I/O",这是今年 3 月发布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Gemini 2.5 Pro 的升级版本。在 AI 排行榜 LMArena 上,该模型在多个指标上登顶。目前该模型已向 Google AI Studio 的独立开发者、Vertex AI 云平台的企业用户以及 Gemini 应用的普通用户开放。
OpenAI 放弃转变为营利性公司
OpenAI 放弃了一项备受争议的计划,不再寻求将其庞大的人工智能 ( AI ) 业务置于一家营利性实体的控制之下。该公司将继续由其创始的非营利董事会管理。此举可能会使该公司未来的融资活动复杂化。不同于必须以股东最佳利益为重的传统董事会,OpenAI 的非营利董事会对 " 人类 " 负有受信责任。OpenAI 已告知投资者,随着公司架构调整的推进,将减少给予主要支持者微软的收入分成比例。根据现有协议,OpenAI 同意在 2030 年前将收入的 20% 分配给微软,到 2030 年将仅与微软等商业伙伴分享 10% 的收入。
微软 Skype 正式停运
今年 3 月,微软宣布将于 2025 年 5 月 5 日终止运营 Skype,并推荐用户迁移到 MicrosoftTeams 应用程序,标志着这款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互联网语音和消息服务即将画上句号,结束长达 14 年的运营。
微软推出两款更便宜的 Surface 平板电脑
微软推出两款新一代 Copilot+PC,它们无需联网即可运行人工智能(AI)模型。这些设备的外观与早期版本的用户相似。一款是 Surface Pro 可转换平板电脑,配备支架和可选键盘插槽。另一款是更传统的 Surface Laptop。新款机型比微软去年推出的机型价格更低。Surface Pro 起售价为 799 美元。Surface Laptop 起售价 899 美元。
亚马逊将在智利投资超 40 亿美元
亚马逊 5 月 7 日宣布,计划于 2026 年底前在智利启动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基础设施区域。作为其长期承诺的一部分,亚马逊计划在智利投资 40 多亿美元,以支持其在智利的数据中心的建设、连接、运营和维护。
TikTok 宣布在芬兰开设办事处
TikTok 宣布在芬兰设立首个办事处,并在科沃拉(Kouvola)启动首个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由当地开发商 HyperCo Oy 承建,总投资额达 10 亿欧元。TikTok 表示,这一新数据中心是 TikTok 总额 120 亿欧元 " 四叶草项目 " 数据安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 1.75 亿欧洲用户提供行业领先的数据保护。
Temu 停止从中国直接向美国消费者发货
Temu 已停止从中国直接向美国消费者发运低价商品。这家中国电商公司正在针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举措转变商业模式。Temu 表示,其美国平台的销售将全部由美国境内的卖家履行订单。在美国构建卖家网络已有一年多的该公司补充道,它正在美国积极招募更多商家。然而这意味着其美国业务可能会显著缩水。
AMD 计划扩大产品阵容应对新的口管制措施
芯片制造商 AMD 表示,计划通过扩大产品阵容应对新的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措施。AMD 首席执行官苏姿丰 ( Lisa Su ) 在第一财季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该公司认为," 不断变化的 " 宏观经济环境以及销往中国的 Instinct MI308X 受到的限制," 完全可以被我们领先产品阵容带来的强大推动力所抵消 "。AMD 高管警告称,美国对中国的销售限制将使该公司今年的收入减少 15 亿美元。
富士胶片将在印度建半导体材料工厂
富士胶片 ( Fujifilm Holdings ) 将在印度建设半导体材料工厂。以 2028 年前后投产为目标,为印度政府作为国策支援的半导体项目供应材料。印度正在完善高科技设备的生产体制,在半导体领域拥有材料和制造设备优势的日本企业也迎来商机。富士胶片将于 2025 年内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获取用来建设工厂的土地,最早于 2026 年动工建设。总投资额为数十亿日元,将考虑生产用于半导体制造工序中去除杂质的药品和显影液等产品。
希捷正努力开发 100tb 硬盘
数据存储公司希捷 ( Seagate ) 正努力在 2030 年前开发出 100tb 的硬盘,因为在人工智能热潮中,数据中心对这种已有 70 年历史的技术的需求激增。其容量将是该公司现有的顶级硬盘的三倍。希捷目前生产的最大硬盘驱动器是今年 1 月推出的 36tb Exos M 型号。
CrowdStrike 宣布裁员 5%
网络安全软件制造商 CrowdStrike 宣布计划裁员 500 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 5%。首席执行官乔治 · 库尔茨 ( George Kurtz ) 表示,此举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反映。CrowdStrike 同时表示计划在今年剩余时间内继续在 " 关键战略领域 " 招聘员工。
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0.5%
根据 TechInsights 移动终端市场团队的最新研究,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0.5%,达 2.968 亿部,连续六个季度保持复苏态势。第一季度,三星以 20.4% 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榜首。苹果以 18.4%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小米、OPPO ( 含一加 ) 和 vivo 位列前五,其后依次是传音、荣耀、华为、联想 - 摩托罗拉和 realme。在前十大厂商中,三星、苹果、小米、vivo、华为和联想 - 摩托罗拉的出货量呈上升趋势,其余四家厂商则出现年度下滑。
新西兰拟议禁止 16 岁以下青少年使用社媒
新西兰执政的国家党议员提出法案,拟议禁止 16 岁以下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 这项《社交媒体适龄使用者法案》将要求社媒公司在用户注册前,验证其已年满 16 岁,否则将面临最高达 200 万新西兰元(约 120 万美元)的罚款。目前,新西兰并无法律强制要求社媒平台执行年龄验证措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