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看设备参数(推荐)
电脑端
- 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硬盘属性,或使用第三方工具如 CrystalDiskInfo
、 HD Tune等分析硬盘型号和颗粒信息。
- 对于苹果设备,可通过 IOKitBrowser查看 bits-per-cell字段(3表示TLC,2表示MLC)。
手机端
- 使用 iStat Menus或 DiskGenius等工具(需越狱),在存储信息中查看颗粒类型。
二、使用专业检测工具
在线工具
- 访问 TLCCheck(需注意密码安全)或 SSDInfo等网站,通过浏览器运行检测工具,输入设备序列号即可获取结果。
命令行工具
- 在Windows系统中,可通过命令提示符输入`diskspd -b8K -r -d60 E:`(假设设备盘符为E:)进行写入测试,观察输出数据类型。
三、注意事项
参数可靠性:
部分用户反馈品牌官网参数可能被篡改,拆开设备查看芯片编号是最可靠的方法,但需专业设备且风险较高。 颗粒差异
价格与寿命:TLC颗粒成本较低但寿命较短(约1000次擦写),MLC性能更稳定但价格较高。
建议优先通过设备参数或官网信息判断,若需精准识别可考虑拆解或专业检测。日常使用中,若对性能要求较高,建议选择标注MLC的正规品牌产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