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专门深入了解过很多人信息泄露存在被冒用情况的原因,多数情况下,要么是通过兼职为了赚取高额佣金,主动去注册认证一些不知名app,泄露自己的资料,要么就是干脆直接去做一些手机号、银行卡、网贷金融账户类的实名认证,甚至有的人还再对方付给一比佣金后,任由对方拿着你实名认证后的手机号、银行卡走掉了。
根本不去考虑对方到底拿走去做什么?你觉得都会是什么人买这些?还有的人在中介的忽悠下,拍摄了身份证、手持证照照片,甚至迷迷糊糊的录制了点头摇头的实名认证视频。
只能说,你就像那战场上的老将军,身上插满了旗子!
一、确定你做的是正规兼职还是存在风险
正规兼职中介本质上来讲,就是接一些平台app的刷注册量、实名认证量的任务,平台会给中介佣金,然后中介招募你,去进行认证,并给你部分差额佣金,认证的基本也都是我们常见的一些耳熟能详大平台以及具备资质的正规平台。(当然认证后操作正不正规先不说)
这类平台有几个特性:
ios苹果商店可以搜到的上架app,而非仅限安卓安装,没听说过且风格简陋的app;如白条、花呗、美团生活费等常见平台的拉新活动,对方一定会提前问你是否有账户,只有新用户拉新才会有佣金;去网上搜索同名app,能搜到相关介绍,甚至于在看到某些平台上发布的拉新任务;同理,如果对方让你认证的都是一些听说都没听说过的软件平台,上网一搜根本搜不到相关信息,甚至于看起来就不像什么正规平台,却既要读取手机通讯录,又要你提交身份证、录制人脸识别视频,大概率是有问题,可能是盗取你信息的软件。
一句话:连百度搜索都搜不到信息的软件,大概率是没钱做营销推广,那为什么会花钱去买用户注册量呢?
这类任务就别考虑了,中介大概也不是什么正经中介。
二、兼职中是否有信息泄露的情况
我也调查过一些被流露在网络上的个人资料泄露内容,基本信息、身份证照、手持证件照这几个要素都很齐全,齐全到一些审核没那么严格的平台,拿着这些资料就可以直接冒用认证的程度,并且一看就是那种很符合平台认证的资料规范。
那这些信息,从哪来的?
如果你单纯是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泄露,倒是不用担心被拿去贷款之类的,但我更关心的是你兼职中,有没有涉及到以下情况:
有没有做过手机号实名认证,认证后的手机卡不在自己手中有没有实名认证金融贷款类app,并且开通了额度授权有没有注册股票证券类开户,并购买了基金理财产品有没有银行卡开卡任务,中介声称仅是顶任务不下卡有没有中介以留档借口,身份证被拿走离开本人有没有拍过身份证照、手持身份证照留给中介有没有单独拍摄或认证某app时,录制实名认证视频好消息!如果答案是有,那就不用担心信息泄露的问题啦,已经泄露的裤衩都不剩了!
三、信息泄露风险及处理建议
为什么说,涉及到以上的几种情况有很大的信息泄露风险?其实已经不能说是风险问题了,尤其实名认证的手机号跟银行卡,对方拿走就是直接用来违法犯罪了,冒不冒用都不是关键了。
我给你分析下这里面存在的问题:
1.手机号被冒用
手机号实名认证后,不在你手里就是拿去卖了,能买别人手机号的人都是什么人就不用说了吧!
检测方式:不论是三网通,还是一些虚拟运营商承包的例如170等号段,都可用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小程序“一证通查”查询本人名下的实名手机号。
2.被冒用网贷的可能性
金融贷款类APP也不用说,那就是直接一步到位了,就差借款转账了,如果你不幸的做过手机号、银行卡的实名认证跟开户任务,这些材料还不在自己手里,那么赶紧去查下征信报告,看看有没有申请记录、逾期负债信息,也可以查下网贷大数据报告,看看有没有那些不上征信的网贷的申请信息,确定有没有不是本人操作的申请行为。
处理建议:找到当初注册认证的平台,去联系客服注销网贷账户。
检测方式:
1)人行征信报告:央行出具的权威个人信用报告,包含信用卡、银行贷款、企业授信及部分上征信的网贷小贷申请记录、借款额度、还款信息,是否逾期失信等内容的详细信用报告,也就是你买车、买房需要查的银行征信。
注:正规的银行信用报告,每年前两次查询是免费的。
查询方式:本人持证件去就近的银行授权网点或人民银行查询;到官网或各行手机银行的授权接口查询。
2)网信大数据风险报告:不上征信的各类平台整合用户大数据出的风控报告,包含网贷、小贷在内的近期申请记录、多头借贷、逾期违约,是否被列入大数据黑名单,关联手机、实名信息下,是否存在非实名异常申请行为等冒用风险以及是否存在逾期违约被起诉,司法涉诉风险情况。
注:民间的付费报告,同类产品五花八门,数据都差不多。
3.股票证券类开户都是机构任务,基本都是证券公司的正规任务,没什么风险,最大的问题是开户容易销户超级难。
处理流程:找到当时注册的证券软件,如果有之前买的小额理财(一般一元),申请提现,等待一到两天成功后,再联系客服注销账户。
4.身份证离开过本人的话,存在被冒用开公司的可能,要考虑对方让没让你做过人脸认证或者以挂靠公司的名义让你做实名验证。
排查方式:微信搜索电子营业执照,通过微信电子营业执照,查询投资任职情况,就可知晓自己名下是否有公司,明确是否被冒用注册公司。
5.手持身份证照都有了,手机号、身份证照之类的也都泄露了,考虑下对方是不是让你认证过占用身份名额的一些自媒体平台账号之类的,这些号,一个证件只能绑定一个,传播不法信息被封禁,那就真的封了.
排查方式:基本就是把一些常见的如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号等平台,提交实名认证,如果提示已认证,就代表被冒用了。
6.至于说银行卡做过开户任务但是没有卡,其实按照现在查的这么严,如果对方用来收脏钱账户,基本上出问题早就回来找你了,不过也可以去对应开户行查一下名下账户数。
7.正规公司实名认证信息是保密加密的,如果是没听说过的平台认证,存在实名视频被后台泄露的可能性,或者app本身就是个盗取信息的钓鱼软件,时候就要考虑全面检测一下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文章评论